该不该担心SSD硬盘的使用寿命?

    241
      两个月前看到@信海光 谈到因担心SSD寿命而慎用SSD硬盘的微博,因为我用的就是Macbook Air 128G SSD硬盘,所以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。之后根据自己查的一些资料,以及在果粉两大论坛(pcbeta和macx)发贴后6000网友的回应,最终得出的结论是:完全没必要担心SSD的使用寿命!

      SSD内部构造简单,包括控制电路,控制芯片和闪存三大部分。民用的SSD因为使用了NAND闪存介质(工用采用DRAM内存),摒弃了传统硬盘的马达磁头这些机械装置,相比机械硬盘,SSD在访问时间(0.1ms),噪音量(0dB),重量,发热量,抗震度,节能度方面都有绝对性的优势。
      不足的是,因为NAND芯片对写入次数有一定限制,也就意味着用久了可能会随时丢失用户数据。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,现在控制芯片厂商都自主研发了自家的磨损均衡算法,即将写入操作平分到各个存储区域,避免某些存储区域因集中写入过多导致其“未老先衰”,从而整体上延长SSD整盘的使用寿命。据我计算和网友反馈,当前市面上的SSD硬盘寿命绝对足够我们日常使用五年以上。而且随着消费电子更新换代的越来越频繁,你觉得现在哪款产品能超过使用五年吗?
      关于价格问题,因为控制芯片的研发技术的成本高,产量小,虽然NAND成本日益下降,但还是难以拉动SSD整体的价格,所以目前价格依然没有我们想象的降的那么快。
      另外顺便提一下关于SSD的SLC和MLC。
      SLC:单层存储单元,一个块中只存储一组数据。响应时间快,寿命长(10万次左右),容量低,价格贵。MLC:多(双)层存储单元,一个块中可存储两组数据。响应时间稍长,寿命只有SLC的十分之一(1万次左右),容量大,成本低。
       现在日常消费电子用的几乎都是MLC,SLC估计要富二代才买得起。相对来说,MLC因为结构复杂,数据较多,搜索出错率比SLC稍高,但随着控制芯片技术的提高,MLC已经能达到我们的日常需求。@天下师
       以下附上我在论坛发的帖子:
       我们都知道SSD硬盘有擦写次数的限制,自从3年前Intel推出第一款SSD硬盘,随着制造工艺的提升,目前好像是2000~3000次的擦写次数.
       我在网上查过很多关于SSD硬盘寿命的讨论,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,硬盘里每一个颗粒可以反复擦写2k~3k次。比如我的MBA是128G,假如每天写入10G的内容(只是写入,不是读取),不管外界硬盘,BT下载等,那么128G能使用128G/10G=12.8天。也就是说擦写一遍硬盘需要13天,一年也就擦写28遍。
       那么对于一块能反复擦写2k~3k次的SSD硬盘来说,每天写入10G,128G能使用71年~107年。每天使用50G,能使用14年~21年。
       当然,我们还要考虑SSD无可避免的损耗,但我们也要考虑到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。所以,结论是,根据我所了解的内容,完全不必要担心SSD的使用寿命,更不用怕使用这个新产品。
       我曾经致电苹果询问这个话题,可惜没有得到满意的官方回答,期望有更专业的网友能确认我的观点。分享完毕。
消息盒子
# 您有1条未读消息 #
#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#
#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#

只显示最新10条未读和已读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