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话羽球

——Mr.C   2014.10.01
 
        自公司半年前组成羽球俱乐部,我才真正把打毛毛球当作一回事。作为一枚多愁善感的美男子,其中当然感触颇多。趁现在无所事事,来来来,大家都坐好,听我谈谈关于打羽毛球的那点事……

 
关于目标与手段
        一件事情开始前,固然要谈谈做这件事情的目标定位问题。初衷不友好,就存在耍流氓的嫌疑。打羽毛球常见两种良好的初衷,层次高点应是把打羽毛球当成竞技项目,提高个人球技;而层次低些就是为了出出汗,锻炼身体。
         目标没有好坏之分,只有高低之别。目标定位高,正统远大,比如我要从一个尚未入门的菜鸟,成为一知半解的水货,再成为叱咤球场的高手。目标定位低,简单纯粹,在繁忙之余享受满汗全身的乐趣,未尝不可。
         目标定位好了,就要靠手段去实现。刚开始学习的新手都很有办法,看书本看视频,却容易把手段抬的很高,过于重视理论,甚至墨守成规;当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之后,才发现要把手段放低,一切以务实成效为衡量标准。
        目标高、手段高,就像情场上的好男人,太清高的好男人都单身,因为他的手段不如坏男人的简单粗俗来的有效。目标高、手段低,刚好印证了邓小平的猫论,不管姿势对或不对,只要赢球就是胜利的姿势。目标低、手段高,则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,永远停滞不前,最终会把自己对羽毛球的热情消耗掉。目标低、手段低,一味埋头苦干,却被局限于眼光的短浅,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掉了。
 
关于圈子
         如果你已经定好目标,接下来就要认真考虑谁与你一起同行。不怕神一样的对手,就怕猪一样的队友,选择圈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         羽毛球是团队性的运动,和健身不同,健身是一个人的孤单,运动是多个人的狂欢。选择一个健康快乐的圈子,只有参与者都是和自己一样由衷的自发的付出精力、投入资金来打球,那么在与自己斗争、与他人斗争的时候才会变的其乐无穷。
         除了能带来欢乐,圈子本身就是一种力量。我们不妨参照腾讯微信事业部的崛起和手Q的落寞,微信之所以崛起,是因为只有它才能承受来自各类LBS、O2O、移动支付等app的冲击,是竞争对手选择了它。竞争能从外部激发自己的潜能,特别是对于刚入门的新手,往往球友的一句指点或批评,便能令自己茅塞顿开。只要多交流,每一位球友都可能成为自己千金难求的一言之师。
         从圈子外进入圈子内,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,这是对人际关系的投资。作为一直二着奔三的年轻人,可能都有着一样的苦恼,就是身边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朋友都不出众。但我相信,只有存在把握机会和保障未来的意识,并通过历经时日的苦心经营,低端圈子终究才有可能蜕变为高端圈子。
关于驱动力
         近几个月,我主要是和不同QQ群里的羽球爱好者,在大剧院周边的六七个中学出没。根据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著名的驱动力理论,众多球友不外乎都拥有以下三种出自于本能的动机,区别只是每种动机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。
        一、以成就驱动力为主:这一类球友,追求个人球技的不断提高,追求接发球质量的精益求精。每一点细节的改善如握拍的矫正、落点的准确度,都能给自己带来小小的成就感。这类球友的另一个特点是,每一个赢球都是通过自身努力得来的,偶然性的运气带来的成功并无法满足他们的成就感。所以当你看到某些人赢了球还有点闷闷不乐,那他就属于此类无疑啦!
 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亲密驱动力为主:如果把第一类球友比作是悟空,那这一类就是二师兄(并无嘲笑的含义)。这类球友更看重打球时看不见的东西,比如组织者的态度、参与者的热情,对环境的敏感度会促使他们去建立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,经常性的鼓励伙伴、传授、分享、参加聚会等。同时也害怕失去谈得来的球友,避免发生人际冲突,所以这类球友一旦选定圈子,忠诚度很高。
         三、以影响驱动力为主:这类球友的典型代表便是每个羽球圈子的组织者,他们通过经常性的组织打球或非打球活动,以此影响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。他们的个人成就感来源于看到一长串的报名名单,和热火朝天呼声震天的切磋氛围,所以他们的球技不一定是最厉害的,但却是圈子里的中流砥柱。
 
关于心态
        作为新手的我,经常考虑的问题就是:是人的问题还是拍子的问题?答案当然很明显。不过面对自己糟糕透了的球技和高手的虐杀,为保持自信的心态,掩耳盗铃式的适当转嫁责任是必须的。况且随着球技的提升,能力与武器不匹配时,拍子或拍线的确应该跟上档次的。
        另一种减轻心理负担的方法,就是面对高手时“哀兵必胜”的心态,在客观上承认技不如人,在主观上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,输了理所当然,赢了就是赚了。更何况在切磋中对手会帮自己发现自己的漏洞,不管怎么想,和高手交流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啊。
        在实践教程理论时,往往一个动作老是练不好;或者有时候明明一个很好的来球却没有回好,不禁扼腕叹息。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,越想抓住一样东西,身体就越容易失去平衡;越是喜欢谁,态度却越是尖锐,恍如一只称职的刺猬,越想要靠近,偏偏越是疏离。
        不知谁说过:不是看不破,而是苦不过。在打球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速度,我们同在一片橡胶场上,可能只是行进路线的擦肩而过。越长大越孤单,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者。
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@天下师
消息盒子
# 您有1条未读消息 #
#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#
#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#

只显示最新10条未读和已读信息